VAR沉默、主裁摇头,3-3平局背后的两次判罚,毁了中超一场好戏_裁判_比赛_争议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09-15 07:18:53阅读次数:0

“马纳法那个手球10000%是点球! 你要是把中超之前很多比赛翻出来看,根本不知道裁判不判点球的理由是什么。 ”知名媒体人徐江在社交媒体上的激烈发声,将中超第24轮山东泰山与上海申花一役的裁判争议推上了风口浪尖。 这场比赛不仅让山东泰山俱乐部火速提出申诉,更让主裁判麦麦提江和VAR团队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。

图片

第一次争议出现在开场仅6分钟。 山东泰山队边路传中,球重重砸在上海申花外援马纳法的手臂上。 泰山球员几乎同时举手抗议,但主裁判麦麦提江没有任何表示,VAR视频裁判团队也选择了沉默。 慢镜头显示,皮球确实击中了马纳法张开右臂的腋下与上臂交界处。 这个场景与2022年世界杯阿根廷对阵波兰时的一幕高度相似,当时梅西的射门击中防守球员手臂,裁判毫不犹豫地判罚了点球。

这场比赛的主裁判麦麦提江并非等闲之辈。 他此前以判罚果断著称,还曾在武汉三镇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中,因准确判罚点球而受到中国足协内部的表彰。但巧合的是,据媒体人徐江透露,这已经是山东泰山连续第二个赛季在客场挑战上海申花时,由麦麦提江担任主裁判了。 这种安排本身就在赛前就引发了一些球迷的猜测。

更让山东泰山队和其球迷感到不满的是,有数据显示,在麦麦提江执法的比赛中,山东泰山队的战绩并不理想,仅为3胜3平6负。 而上海申花在他执法的12场比赛中,取得了5胜2平5负的成绩。 这种看似“巧合”的数据对比,在争议的烘托下变得格外刺眼。

图片

数据显示,该场比赛的当值主裁判那个赛季的VAR改判率高达78%。 这不得不让人质疑,裁判是否正在将本该自己做出的决断权,过度让渡给了技术手段。上海申花队本赛季似乎多次成为争议判罚的“受益方”,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裁判尺度不一的质疑。

就在不久前,9月2日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公布的结论中指出,中超第23轮上海申花对阵武汉三镇的比赛中,申花外援特谢拉踩踏对方球员腿部,当值主裁判在VAR介入后仅出示黄牌的行为是漏判红牌。

再往前追溯,本赛季首轮,申花球员蒋圣龙的类似踩踏动作也仅被出示黄牌,但赛后足协评议组同样认定那应是红牌,当值主裁判李海新遭到了内部处罚。

一次次相似的剧情不断上演,让“保花”这样的词汇开始在一些球迷论坛中流传。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任何幕后操作,但公众对联赛公平性的信任正在被一点点侵蚀。

早在2024年,中国足协就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包括建立裁判“黑名单”制度、实行裁判升降级制度,甚至尝试将争议判罚的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89。 2025年5月20日,中国足协又进一步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改进足球裁判执裁、培训和评议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了12条改进措施,包括邀请亚洲精英裁判来执裁中超,以及在中甲和中乙重点场次推广使用VAR技术等。

图片

裁判问题的本质是系统性顽疾,涉及管理机制、裁判能力与技术应用等多方面。 只有当改革的决心真正触及这些深层次矛盾,联赛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才有可能得到修复。

裁判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比赛的主角,球迷们声嘶力竭的争论背后,到底是对胜利的执着,还是对彻底失去公平竞争环境的恐惧? 当每一个争议判罚都需要足协“事后评议”来纠错,而比赛结果却永远无法改变时,我们支持的球队,究竟是在和对手较量,还是在和另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抗争?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