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季前赛明日赛程:勇士迎战开拓者,杨瀚森出战,全程直播_犯规_1_CBA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15 07:07:12阅读次数:0

10月9日的大通中心球馆,波特兰开拓者与金州勇士的季前赛看似寻常,却因一个名字引发中国球迷的集体聚焦——杨瀚森。 这位在选秀夜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内线,迎来职业生涯首次NBA实战考验。

然而,比赛进程远非理想中的高光集锦:替补出场21分钟,4分4篮板1助攻,末节六犯离场。 从夏季联赛的游刃有余到季前赛的犯规泥潭,杨瀚森的首次亮相如同一面棱镜,折射出亚洲球员登陆NBA的残酷适应曲线。

图片

首秀数据背后的战术隔阂

比赛细节暴露了杨瀚森与NBA节奏的脱节。 上半场他1投0中,仅摘得1篮板1助攻,却出现2次失误和1次犯规。 面对勇士老将霍福德的防守,杨瀚森在低位接球时显得犹豫,一次试图传球的失误直接被对手抢断反击。 第三节成为他仅有的闪光时段:先是通过挡拆顺下接球上篮得分,随后拼抢前场篮板补篮命中。

这两次得分均来自勇士替补阵容松懈的防守间隙,当勇士主力回归后,杨瀚森再度陷入攻防失据的困境。

开拓者的战术体系进一步放大了他的不适。 球队主打外线投射与快速转换,中锋角色被简化为蓝领工兵。 杨瀚森全场仅获得5次出手机会,三分球2投0中,其擅长的弧顶策应和高位组织几乎无从施展。

相比之下,夏季联赛中他曾拥有进攻主导权,单场送出5次助攻并完成3次封盖。

这种战术地位的断崖式下跌,使他在场上频繁陷入“折返跑”的体力消耗,却难以触及皮球。

图片

犯规危机揭示适应难题

六次犯规离场成为首秀最刺眼的标注。 杨瀚森的犯规集中出现在防守端:一次换防库里时移动迟缓被迫拉人犯规;一次掩护动作被裁判认定为非法挡拆;最致命的是末节连续两次进攻犯规,直接断送留在场上的可能。 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赛前曾直言:“不担心他的进攻,但防守端确实落后了。 ”这句话在比赛中得到验证——杨瀚森对NBA吹罚尺度明显生疏,尤其面对勇士层出不穷的无球跑动和挡拆战术时,多次因预判失误失去防守位置。

勇士阵容的深度更是加剧了这种困境。 当库里、巴特勒等主力下场后,替补登场的波斯特、克赖尔等人依然保持高强度冲击。 第四节勇士轰出51分的单节得分,杨瀚森在这波攻势中完全迷失,先后被波斯特造犯规、斯潘塞造2 1,最终因一次掩护犯规累计6次犯满。 裁判对于身体接触的严格判罚,与他在CBA和夏季联赛的经验形成鲜明对比。

图片

从夏季联赛到季前赛的落差

三个月前夏季联赛的首秀中,杨瀚森曾交出10分4篮板5助攻3盖帽的全面数据,正负值高达 19。 但彼时的对手多是边缘球员,比赛强度与正式NBA相去甚远。 本场勇士不仅派出库里、格林、巴特勒等全明星阵容,39岁的霍福德也在防守端给他上了一课,利用经验卡位切断传球路线,迫使杨瀚森出现4次失误。

技术环节的差距同样清晰。 杨瀚森脚步移动偏慢的弱点被无限放大,多次被对方内线一步过掉;协防时因无法及时外扩,只能目送对手投中空位三分。

美媒此前预测他可能交出8分6篮板5助攻的数据,实际表现除篮板达标外,进攻组织完全未能展现。

就连开拓者随队记者也承认:“他目前更像需要适应节奏的新秀,而非即战力。 ”

图片

中国球员的NBA现实困境

杨瀚森的首秀轨迹与前辈姚明、易建联颇有相似之处:首战紧张、犯规困扰、数据平庸。 但不同于姚明时代的中锋主导打法,现代NBA对内线要求更为严苛,需要换防外线、投三分、处理快攻。 杨瀚森的风格更接近传统策应型中锋,这与开拓者追求空间和速度的体系存在天然矛盾。

比赛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:当杨瀚森与克林根同时在场时,球队进攻明显滞涩。 克林根作为首发中锋占据篮下空间,杨瀚森被迫频繁提到高位,却因缺乏稳定投射能力难以拉扯防线。 这种定位模糊让他既无法发挥低位技术,也难以展现传球视野,最终沦为战术体系的边缘角色。

比赛结局为这场首秀增添戏剧性:开拓者在领先21分的情况下遭勇士逆转,末节净负25分。 杨瀚森离场时球队尚保持微弱优势,但在他被罚下后的决胜阶段,开拓者内线彻底失守。 这场失利仿佛一个隐喻:中国球员的NBA之路,从来不是简单的天赋平移,而是需要穿越战术、规则、文化三重关卡的漫长磨砺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