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继海谈苏超被反呛!6万人看的苏超只配带文旅?职业足球脸红了_球员_球迷_中超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27 07:20:11阅读次数:0

“苏超也就只能带动文旅。”

前国脚孙继海这句轻描淡写的评价,昨天直接在足球圈炸了锅。点开热搜一看,满屏都是网友的怒怼:“国足输越南叙利亚时咋不说话?一个能让 6 万人挤爆球场的联赛,轮得到你说‘只能’?”

这事说起来真挺魔幻的。一边是孙继海口中 “只配带文旅” 的草根联赛,一边是我们砸了上千亿的职业足球,可如今最热闹的绿茵场,偏偏是前者的地盘。

图片

先说说被孙继海看不上的苏超到底是个啥来头。这可不是啥商业包装出来的赛事,就是江苏 13 个城市凑起来的草根联赛。球员里有隔壁公司天天加班的老王,有楼下开早餐店的老板,还有刚下课就揣着球衣往球场冲的高中生。没有归化球员,没有亿元投入,连教练都可能是穿正装指挥的 “撒贝宁分宁”—— 淮安队主教练董松顶着高温把正装焊在身上,就为了满足球迷的喜爱。

可就是这样一群 “非专业人士”,踢出来的场面却比中超热闹十倍。半决赛那两天,南京奥体中心挤进去 61565 人,创造了中国业余足球的上座纪录。下雨天人都没少,球员在场上摔得浑身是泥,看台上几万部手机点亮像银河,齐声唱《真心英雄》的声音能传到几公里外。更别提线上 17 亿多人次的直播观看量,比不少中超赛季的总流量还高。

图片

苏超的赛场上,藏着太多让人破防的瞬间。常州队 0:4 输球后,主教练在雨中一跪,全场球迷没人骂街,反而集体鼓掌打气;宿迁队和盐城队的 “苏北德比” 上,17 岁门将扑出点球后,转头就和对手共享一瓶水,对手抽筋了还主动帮着压腿;就连苏州队和连云港队的球员撞得头破血流,躺在草坪上接受治疗时,还不忘握手致意,爬起来接着拼。

这些画面里,看不到金元足球的铜臭味,全是普通人对足球最纯粹的执念。有球迷说得实在:“看苏超才像看足球,球员跑起来像拼命,输了赢了都敞亮,哪像中超那些大爷,跑几步就喘,踢得比上班还敷衍。”

图片

反观咱们的职业足球,真是越对比越脸红。当年 “金元足球” 烧钱的时候,动不动就砸几千万买个外援,号称要打造 “亚洲第一联赛”。结果呢?钱烧光了,留下一堆烂摊子:球队欠薪的欠薪,解散的解散,中超好多场次门票卖不动,偌大的球场稀稀拉拉坐几个人。

国足更不用说了,这几年输越南、输叙利亚,输得连句硬气口号都喊不出来。成绩差就算了,态度还摆得挺高,动不动就搞 “封闭集训”,生怕球迷近距离看见球员在场上划水。有球迷吐槽:“国足现在除了会躲球迷,还会干啥?苏超球员用脸挡球都不皱眉,国足踢丢单刀连句道歉都没有。”

图片

最讽刺的是孙继海自己。他一边说苏超 “只能带文旅”,一边又感慨 “国足成绩差还能有球迷支持很感动”。可他偏偏没琢磨明白,球迷为啥宁愿冒雨看业余比赛,也不愿去中超赛场?

答案其实就藏在苏超的看台上。那里有不分阵营的欢呼,有跨越千里的祝福 —— 泰州球迷曾集体为贵州榕江洪水灾区呐喊 “加油”;有输球后的鼓励,南京队点球惜败后,主场球迷反而喊出 “谢谢泰州”。这种归属感和热血劲儿,早已在功利的职业足球里消失殆尽了。

图片

更别说苏超早就悄悄帮职业足球 “擦屁股” 了。中超青岛海牛的球员冯伯元,因为外援来了没球踢,就跑到苏超保持状态,几场比赛下来比在职业队还拼。南通队和泰州队能闯进决赛,靠的都是青训底子,这两支队伍里藏着的好苗子,说不定就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。上海媒体都看得明白:日本足球为啥强?人家有 80 多万注册球员,咱们连人家零头都不到,苏超这样的赛事能让更多孩子爱上踢球,这不比空喊青训口号管用?

孙继海说苏超是 “群众体育”,职业足球是 “竞技体育”,两者不一样。这话没说错,但错就错在他把两者割裂开了。哪有竞技体育能脱离群众基础的?英超为啥厉害?不只是曼联利物浦这些豪门能打,更因为人家有从业余到职业的完整体系,低级别联赛的球队照样能在足总杯里掀翻豪门。

当年孙继海自己也是从大连少年队一步步踢出来的,要是没有基层足球的土壤,哪来的留洋名将?现在草根足球刚冒点火苗,他倒好,一盆冷水泼过来,说这土 “只能种花”。

网友的怒怼,其实不是针对孙继海个人,而是对职业足球的失望。大家恨铁不成钢的是,拿着高薪的职业球员没踢出成绩,反而看不起拼尽全力的草根球员;烧了千亿的职业联赛搞不起来,反而嘲讽能让万人空巷的业余赛事。

图片

苏超决赛下个月就要在南京奥体中心开打了,据说 6 万张门票早就抢光了。到时候,又会有一群普通人站上万人赛场,用汗水证明足球本该有的样子。而孙继海们或许该去现场看看,看看那些用包包子的手守门、用工装换球衣的球员,看看那些举着旗帜喊到嗓子哑的球迷。

苏超的意义,远不止文旅。

它证明了中国人依然爱足球;

它告诉孩子们,踢球不只为出名,更为热爱;

它让城市有了自己的英雄,让周末有了期待。

这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。

图片

真正的“竞技体育”,不该是空中楼阁。它必须扎根于千万人的奔跑与汗水。

当职业足球还在自欺欺人时,苏超已经用6万人的呐喊,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。

孙继海,你可以说它水平不高,但别轻易说它“只能”。

在这个足球荒漠的时代,能让人们重新走进球场的,就是希望本身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